项目治理的理论基础
返回>2019年01月10日 作者:宁延 来源:微信公众号“PM项目管理笔记”
A-A+Rodney Turner在他的个人离任IJPM主编时的回顾中提到他和他的合作者是项目治理的重要发起人,最早的论文出现在99年,他也提到当时提出项目治理是受交易费用理论的启发。
后来,项目治理的发展是比较多样化的。如Tuner是基于交易费用,Muller是基于公司治理,还有不少研究是从APM,PMI等发展而来。
如定义上来看:
一个项目的治理(governance of a project: Turner 2009):提供一个结构,通过这个结构可促使项目目标的设置和决定实施方式和监督方式。
项目管理的治理(Governa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APM, 2004):涉及公司治理领域中针对项目活动的部分。有效的PM治理能促进组织的项目组合与组织目标一致,并能高效、可持续地交付。
项目的治理(Governance of projects, Muller, 2009):确定项目、项目群、项目组合治理的模式,包括在项目中资源的配置方式。
项目治理(project governance, PMI, 2008):提供一个全面、一致的用于控制项目和确保成功的方法。
治理(Tirole, 2001 in Volden and Samset, 2017):治理的目的是确保代理人(如项目经理)能遵从委托人的利益。进而项目治理是一个既能促使透明、责任性和角色的定义,又能支持项目目标的实现的系统。
治理(McGrath and Whitty, 2015):能够指导与控制组织/机构的系统。
(跨组织)建设项目治理(Sha, 2016):那些促使具有不一致长期利益和战略目标的法律上独立的参与者朝共同目标所做的努力。
“项目治理”的提出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弥补之前以“目标控制”为内涵的项目管理的不足。特别是补充了针对企业层面的问题,如项目决策(哪些项目将被批准和支持、决策的规则与程序等),对项目进行监督和保障(监督项目绩效目标与资源的利用等,保证实施的项目与组织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等)。这部分的研究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慢慢地这个项目治理这个词就用得很宽泛了。
有一个例子挺有意思,Ebers and Oerlemans (2016)在JOM发表过一篇文章,其研究目的是德国建筑业为实证寻找介入科层式和市场之间的治理模式。引用了7篇cm/pm期刊的论文,同时并未使用“项目治理”这个词。这个是否值得做一些引申思考?
个人比较喜欢Graham Winch和Robert Eccles关于项目治理的一些文章。Robert Eccles 80年代写过两篇,现在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责任编辑:王兴钊